三、SOA架构的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分析
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基础。为了保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快速地适应不同货主、不同货种对服务的要求,信息系统的架构必须经济灵活。
1.SOA架构用于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优势。
(1)便于集成现有系统。SOA体系结构可以基于现有的系统来发展,不需要彻底重新创建系统。原有的功能模块可以通过 Web 服务接口来封装和访问。采取SOA框架可以将各种业务服务构造成现有组件的集合。当其他部门使用这种新的服务只需要知道它的接口和名称,服务的内部细节以及在组成服务的组件之间传送的数据的复杂性都对外界隐藏了。这种组件的匿名性使物流企业能够利用现有的投资,从而可以通过合并构建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开发的组件来创建服务。
(2)便于重复利用物流业务服务。已经创建的物流业务服务不必与特定的系统和特定的网络相连接。服务是独立的,服务间的通讯框架使得服务重用成为可能。对于业务需求变化,SOA能够方便组合松耦合的服务,以提供更为优质和快速的响应。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允许服务使用者自动发现和连接可用的服务,并通过对服务使用者的验证、授权,来加强安全性**。同时,由于面向服务的敏捷性,在应对物流业务变更时,有了更强的可塑性,企业可以未雨绸缪,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3)提高了系统开发速度。在所有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基础架构的开发和部署将变得更加一致。现有的组件、新开发的组件和从厂商购买的组件可以合并在一个定义良好的 SOA框架内,这样的组件集合将被作为服务部署在现有的基础构架中,从而成为了重复使用的架构元素。当需要新的物流企业进入,可以直接对现有服务和组件进行新的创造性重用,大大缩短了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产品的时间,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投入使用。
(4)降低了系统开发成本。Web服务库成为采用SOA框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直接使用这些Web服务库来构建和部署服务将显著地减少软件开发成本,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研究表明,一般系统的接口开发费用占到整个开发费用的33%,较高的竟达到了70%,因为重用和敏捷设计使得在SOA中,接口的重用会节省费用60% 。随着物流业务需求的发展和新的物流企业的进入,通过采用SOA框架和服务库,为原有应用程序增加服务和创建新的服务的成本大大地减少了。
(5)便于改进业务流程。SOA清晰地表示物流服务业务流程,这些业务流程通过在特定业务服务中使用组件的顺序来标识,这给物流企业提供了监视业务操作的理想环境。同时,流程的控制是依靠构成业务服务的组件重组来实现的,这将进一步允许改进业务流程,提高效率。重用现有的组件大大降低了在增强或创建新的业务服务的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强化对统计人员的培训。由于社会物流业统计调查是一项新的统计调查工作,省、市、县、乡各级**统计机构对社会物流业统计调查还较生疏,无论是**部门统计人员,还是基层企业统计人员,如果不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将很难胜任这项工作,即便是匆忙上阵,取得的统计调查资料也很难反映社会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规模。
SOA架构的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分析
随着现代物流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较快地占有信息资源就成为生存的关键,SOA架构的优势因此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较佳选择。
一、SOA架构
SOA即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就是面向服务的架构。META组织将SOA定义为:"一种以通用为目的、可扩展、具有联合协作性的架构,所有流程都被定义为服务,服务通过基于类封装的服务接口委托给服务提供者,服务接口根据可扩展标识符、格式和协议单独描述"。SOA提供了一种构建信息系统的标准和方法,并通过建立起合并、可重用的服务体系来减少IT业务冗余并加快项目开发的进程,使得开发部门效率更高、开发周期更短、项目分发更快。
SOA是一种架构模式,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如何建设“绿色物流”调度运输公司航运中心
“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绿色物流”调度运输公司航运中心,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港口、**有关部门还是航运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港口城市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气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声进行限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强化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为治理大气污染发布两阶段治理目标,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而且对在用车辆进行治理改造,在鼓励提高更新车辆的同时,采取限制行驶路线、增加车辆检测频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费等措施,经过治理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为降低。
——对交通量的管理:发挥**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较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对交通流的管理:**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